•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環保 > 正文

    中外人士點贊中國減碳行動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自此,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經濟社會變革在中國逐漸展開。

    2021年9月22日,在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周年之際,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聯合舉辦“碳中和,中國在行動”全球直播研討暨報告發布會,回顧和展望中國“雙碳”之路。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參與直播研討。

    勇擔責任

    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任務極其艱巨。美國于2007年提出該目標,力爭于2050年實現,期間間隔43年;歐盟的間隔為71年;而中國只有30年。這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意味著中國的減排力度要更大,時間更緊張。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全球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在視頻中表示,全球變暖問題影響全球人民。在此背景下,中國作出將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碳中和目標的承諾,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加強碳中和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符合時代需求的必然選擇。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表示,中國已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將繼續朝著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目標努力。同時,中國在各方國際會談上頻頻發起一系列綠色行動倡議,實現碳中和已成為開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交流合作的有力抓手。

    積極行動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現實國情決定中國不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自然達峰和減排模式,必須要探索一條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實現“雙碳”目標的新路子。

    “一年來,中國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國首個‘碳中和’垃圾分類站落地,國內首個‘碳達峰’示范園區正式啟動建設,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同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業務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的評價范圍,各類新能源產業的補貼政策相繼出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視頻中說。

    截至2020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9%。

    美國亞洲協會主席、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通過視頻發言肯定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解決氣候危機問題上所采取的堅定態度和實際行動。他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和解決氣候危機離不開中國,中國對全球氣候行動的貢獻是新時代中國發揮全球領導力的重要機會。對于這件有利于全人類的大事,相信中國會盡最大努力。

    “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了極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和行動力,體現了各級政府、社會、公眾對落實‘雙碳’目標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關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書面致辭中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各部門也陸續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各省市積極布局“十四五”地方“雙碳”目標規劃。社會各界紛紛主動研究綠色轉型與脫碳降碳技術,金融系統也積極探索以綠色投融資服務社會經濟低碳轉型的路徑。

    攜手前行

    “為應對氣候變化,歐洲落實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金融工具,雖然各國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歐美同樣需要了解和借鑒中國這些年來的減碳經驗。”在圖爾克看來,向碳中和邁進的過程不僅涉及新技術,還涉及管理等一系列環節,僅靠競爭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圖爾克說,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開展“安全空間磋商”。這種磋商不僅應在有關企業和金融機構內部或之間進行,也應在國家內部和國際上進行,而且要盡可能地擺脫政治壓力和政治競爭。

    劉偉表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已經并將持續作出重要貢獻。中國人民大學及下屬高校智庫將繼續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等課題開展深入研究,為中國能夠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智慧。

    就如何走好未來綠色發展之路,會上發布的研究報告《碳中和:中國在行動——基于國際形勢下的政策布局與行業動態分析》提出了四項建議:

    一是在提高本國綠色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二是探索可持續的、符合碳中和長遠目標的綠色金融體系與服務模式,要根據具體的產業特征將金融產品細分,不斷推動綠色融資多元化;三是在推動能源與工業低碳進程的基礎上,高度重視數字經濟時代潛在領域的減排工作,推動互聯網行業積極探索碳中和路徑,盡早制定減排策略,引領國際領先發展趨勢,為智能時代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四是將綠色低碳發展與國民經濟增長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引入更多的綠色低碳相關指標以評價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并將綠色產業發展增加值、綠色金融業務占比、碳排放強度等作為綜合評價的參考指標,創造經濟與綠色的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曲統昱]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2019国产精品|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