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代表委員熱議——

    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 塑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態(兩會觀察)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

    議國是、談體會、話使命,記者采訪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系列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建平臺

    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代表看來,基礎研究中的創新型人才,需要兼具創新思想和創造能力。

    “在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方面,高等院校要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主動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金力代表介紹,“復旦大學是以基礎研究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厚植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沃土,全周期、全方位、個性化支持引導人才發展,資源跟著人才走,讓人才引得進、長得快、干得好。探索拔尖人才培養改革,高質量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強基計劃’,構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系統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我們要主動靠前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松綁減負、加油鼓勁。”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代表表示,在激發基礎研究人才的創新意識方面,要積極利用各類人才計劃對基礎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青年人挑大梁、擔重任,“我們在實踐中探索科技人員的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相對接,更大力度激發大家的創新創造活力。”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建立了基礎醫學研究中心等創新研究平臺,搭建了多學科交流與合作平臺,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環境。”農工黨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于春水委員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氛圍,解決人才發展的后顧之憂。”

    傳幫帶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當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

    “向人才強國邁進,需要培養更多具備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楊登輝代表說,在生產一線可以第一時間解決現場復雜問題的技能人才,往往是精操作、愛鉆研、能創新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這也啟發我在‘傳幫帶’的時候,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往往創新都誕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產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我在采油一線工作了11年,取得的創新成果離不開團隊的幫助。”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采油高級技師趙琢萍代表認為,生產一線的創新,不僅要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還需要團隊的相互配合。“近年來,單位在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既幫助我們青年工作者對接前輩大師,打通技術堵點,也給予我們技能人才更大的技術探索支持,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趙琢萍代表說。

    求創新

    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科技創新人才體制機制,為創新人才營造良好生態,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作用更加充分。

    “我們將本碩博教育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突出一體化、全鏈條的特點,激發青年學子的創新潛能。”金力代表介紹,學校從通識教育和專業培養兩個方面來夯實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同時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促進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海內外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截至去年年底,已培養超過5300人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很好服務了長三角地區的創新發展。”劉慶代表介紹,未來將繼續擴大人才交流合作渠道,爭取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除了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還需要良好的激勵機制。

    “我2017年在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這離不開國家對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重視。”楊登輝代表說,“現在全社會都十分重視技能人才,國家也對技能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期待未來可以有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體制機制,持續為技術人才松綁減負,激發創新內生動力,我堅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人才投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事業中。”趙琢萍代表說。

    (本報記者齊志明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王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97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爱爱|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精品国内片67194| 国精品产露脸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日韩毛片一级好特黄|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