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辦實事、解民憂 > 正文

    內蒙古臨河區:“紅色頭雁”引領村黨支部帶領農民抱團增收

    自2022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紅色頭雁”的引領力,積極探索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規范組建土地股份型合作社、養殖型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型合作社、勞務服務型合作社、置業型合作社等57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5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實現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為推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黨建引領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很長一段時間,土地利用率低,產業加工鏈條短是制約臨河區鄉村經濟發展的難題,農民收入難以實現跨越性增長。近年來,臨河區全力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立村集體經濟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紅色”支部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促進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

    “在村黨支部合作社的引領下,今年我家種了25畝辣椒,不僅簽了訂單,還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每畝產700公斤以上,預計每畝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讓我們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希望合作社像辣椒一樣‘紅紅火火’,越辦越好。”白腦包鎮西海村村民田來義說。臨河區白腦包鎮西海村明確朝天椒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成立“一抹紅”辣椒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與辣椒加工企業深度合作,助推辣椒產業發展壯大,累計取得收益160萬元。其中入股村民每畝獲得收益400元,共計分紅80萬元;村黨支部取得分紅收益16萬元,企業取得紅利64萬元,在帶領村民“抱團取暖”的同時,實現“三方共贏”。

    近年來,臨河區以實施集體經濟“雙提升”工程為抓手,大力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立村集體經濟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規范組建黨組織領辦合作社57家,引導各級黨組織積極挖掘自身優勢,打造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布局,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讓村集體經濟從“有”到“強”,實現“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支部把穩方向盤,村民入股才有‘安全感’,通過開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這項工作,更好地激發村黨支部書記的干事創業激情,也讓村民對黨支部這個大集體充分信任,群眾利益、集體利益與合作社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支部開展工作有了抓手,群眾增收致富有了保障,鄉風文明建設也有了提升。”臨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前進介紹說。

    協同發力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臨河區堅持成熟一個領辦一個、領辦一個成功一個的思路,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在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上以點帶面,連點成線。

    黨建領航,讓黨支部“動”起來。臨河區結合全區強村富民產業布局,制定出臺《臨河區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鄉鎮黨委“外出考察-確定方案-黨委把關-論證完善-推進實施”鏈條式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村特色區位優勢及基礎資產資源,充分體現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形成支部能領辦、村村有特色的新局面。

    創新模式,讓合作社“活”起來。臨河區采取“1+N”分戶包聯模式,積極發動村“兩委”干部、黨員、“五人小組”成員,全覆蓋入戶開展宣傳動員,讓廣大群眾了解到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和發展前景,最大限度形成思想共識,凝聚發展合力。通過宣傳動員,共吸納村“兩委”、黨員群眾931人投資入股,籌集資金5969萬元。

    融合發展,讓村集體“強”起來。臨河區由村黨支部以集體“三資”入股,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理事長,其他“兩委”干部交叉任職,合作社組織優勢和群眾抱團發展有機結合,依托“合作社+企業+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推動資源集約利用和適度規模經營。“我們依托河套非遺小鎮資源,建設農夫壹號莊園智慧農場,劃分農事體驗區、特色養殖區、兒童娛樂區、公共采摘區、露營區、燒烤區等功能區,通過舉辦藝術展覽、非遺工作坊、舉辦消夏啤酒節、古鎮音樂節、夏日煙花秀、團建活動等新生活方式,將進步村打造成了城市后花園。截至目前,我們的智慧農場露營區、人民公社食堂等區域消費升級態勢持續上漲,公共采摘區收入已達5萬元以上,村集體增收20萬元以上。”雙河鎮進步村黨支部書記陳茂偉激動地說。

    雙河鎮躍進村黨支部完善村企合作經營模式,黨支部、合作社、企業合作,農戶分工負責,吸引本村育雛大戶入股擔任職業經理人,負責合作社的運行、管理并向理事會負責,切實解決村干部管理經驗不足問題。

    共同富裕 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

    現如今,“頭雁”領航謀發展、群雁齊飛共致富已成為臨河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現狀,不斷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可復制推廣、可學習借鑒,有三點值得關注。

    強化了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在推進過程中,村黨支部從經濟發展的“后臺”走向“前臺”,由產業發展的“二傳手”變成了“急先鋒”,錘煉了一批“獅子型”村干部,由推著群眾干到領著群眾干,開展工作有了抓手、服務群眾有了實力,群眾對黨支部有了信賴,實現了“百呼不應”到“一呼百應”的轉變。

    找出了提升農業效益的全新途徑。臨河區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給農畜產品“梳妝打扮”和營銷宣傳,實現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產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轉變,讓越來越多“土特產”形成“金招牌”,走出鄉村、走上人們的餐桌。

    趟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共贏之路。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將村莊過去閑散的資源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重新優化組合,統一經營支配,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也改變了過去拼資源拼消耗的傳統種植方式,實現了產業強村、增收富民。“我今年入股了我們村的利百農農業合作社,光是股份分紅就收到了8700多塊錢,農忙時,我還能到合作社朝天椒種植園區打工賺錢,比起去年種地的收入,今年多掙了將近2萬塊錢。這種又能分紅又能在家門口打工,實現增收的方式,是真的好!”遠景村村民李志榮的臉上正洋溢著幸福的笑。截至目前,臨河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共帶動集體增收243.02萬元,農村增收906.69萬元,為入股群眾分紅645.96萬元,成效明顯。

    “臨河區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讓以黨組織為引領的農企利益緊密聯結,推動組織振興與產業振興深度融合,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臨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強介紹道。(內蒙古臨河區委組織部 王鑫 李友印)

    [責任編輯:鐘超]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国产91精品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