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典型案例> 正文

    【地方】廣東著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 產業向“新”發展提“質”

    超導量子芯片生產線上,機聲隆隆,廣東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在對下線的芯片性能進行最后測試。“我們計劃研發更高性能的超導量子芯片,拓展全球量子芯片市場。”公司首席技術官孟鐵軍說。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內,一粒厚度不到1毫米的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上,堆疊了上千層印有金屬電極的陶瓷膜片。“我們已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公司副總裁邱基華介紹。

    廣東向“新”而行、以“新”提質。“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廣東戰略之舉、長遠之策。”廣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位于廣州番禺區的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總裝車間內,工業機器人與產業工人協同作業。每隔53秒,便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去年底,廣汽埃安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從用戶訂車到零件供應,再到生產、質檢、交付,智能生態工廠實現全流程數字化。

    近年來,廣東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19年的15.59萬輛提升至2023年的253.18萬輛。

    2023年,廣東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2.2%、18.2%;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29%、15.9%、22.6%。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我們的客戶主要是一些快時尚品牌,交付時效性要求非常高。要不是推動數智化轉型,很難適應這樣的供貨要求和節奏。”依卡瑞服飾(廣州)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傳統中小紡織服裝企業生產過程中,最耗時間的就是面料、輔料的采購和準備,以前找布都是靠“人工”跑合作檔口,耗時長、效率低不說,匹配準確度也不夠,引入致景科技的數字化供應鏈服務后,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

    廣州大量中小紡織服裝企業面臨轉型。“我們對紡織服裝全產業鏈進行數智化升級改造,讓上下游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配套、訂單采購等方面實現更精準、更高效的對接。”廣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宋振一介紹,公司開發的“飛梭智紡”數智化系統已服務9000多家紡織企業,推動行業產能利用率從60%提高至80%。

    廣東自2018年開始實施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支持政策,去年又在14個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預計到2025年,將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以企業為創新主體,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

    一架大疆智能巡檢無人機在空中盤旋,中建深裝河套壹號項目安全負責人陳文棋的手機上,百米高樓的幕墻建設實況一目了然。“這種超高層、大跨度的屋面幕墻,以前都是靠人攀高爬低開展質量安全巡檢,一圈下來要三四個小時,而且危險系數較高。”陳文棋說,無人機不到10分鐘便能飛遍全場,掃清視覺盲區,高清畫面盡收眼底。

    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高級企業戰略總監張曉楠介紹,多年技術創新,大疆工業無人機在農林植保、應急救援、低空運載、能源巡檢等多個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廣東持續完善全過程創新鏈,讓企業在產業技術攻關中‘唱主角’,推進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說。2023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約46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39%;約90%的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研發經費、發明專利申請都來自企業。

    2023年,我國首臺體外膜肺氧合系統(ECMO)上市并投入生產。我國成為第四個可以獨立研發生產ECMO的國家。這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漢諾醫療、邁瑞醫療聯合攻關的成果。

    截至目前,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已與招商局集團、華為公司、商湯科技等企業累計共建231個聯合實驗室,簽約近1200個橫向項目,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醫療器械等新領域新賽道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創新策源地。

    廣東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隨著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冷泉生態系統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初步形成,以深圳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為引領的多層次實驗室體系加速構建,廣東原始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2023年,廣東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長5.2%,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

    抓改革優化創新環境,強服務滋養創新動能

    2月27日,廣東召開民營企業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動員部署會,提出推進民營企業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是廣東向著產業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題中應有之義。

    資產規模小、缺乏抵押物的初創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往往很難獲得市場化融資。東莞石頭科技有限公司有這樣的經歷——公司成立時間不長,融資需求額度會根據訂單情況波動;無自有廠房,缺少抵押物。聚焦難題,東莞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出臺行動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金支持,積極開展倉單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票據貼現等金融業務,推廣“整鏈授信”模式,對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批量授信。

    深入了解企業情況后,工商銀行東莞分行推薦石頭科技使用“用工e貸”,無需其他抵質押擔保了,額度隨借隨還。

    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廣東優化創新制度、政策供給,主動精準服務,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2月20日,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園動工,設立15億元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12個首批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現場發布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若干措施,創新提出落戶配套“即立即享”前置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落戶,最高可獲500萬元配套扶持。

    2月21日,廣東發布實施意見,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在防控風險基礎上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對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結合擴大生產需要加大項目貸款投放……

    2023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發明專利授權量和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前列,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多年領先。(記者李縱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廣東   地方   新質生產力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99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