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當第九屆亞冬會的圣火在哈爾濱點燃,這座“冰城”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亞冬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把點燃冰雪經濟、激活文化交融的“火炬”,給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增添生動注腳。
綠色創新,科技賦能冰雪經濟生態。亞冬會的“綠”,從理念到實踐貫穿始終。以“興安綠”為主題色的“翠影紫夢”色彩系統,既是自然生態的象征,更寓意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景;在分會場冰雪大世界,從蝶豆花、玫瑰中提取天然色素制成的天然植物彩色冰雕首次亮相,不僅環保無污染,冰融后還能滋養土壤,成為科技與自然共生的典范;首次實現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測試賽及正賽期間100%綠電供應;全面使用綠色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能源在賽時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各個場館,保障用電需求,讓“低碳綠”成為亞冬會的底色,展現出“中國智造”在冰雪產業中的硬實力……亞冬會的每一處 “綠”,都彰顯著對生態的重視、對科技的篤行,鋪就出一條冰雪經濟與綠色生態同頻共振的嶄新道路。
文化破圈,冰雪為橋聯結文明交融。以亞冬會為窗,讓世界目光聚焦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冰版畫《時尚建筑》以冰為紙、刀為筆,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藝術融合,成為中外媒體鏡頭下的焦點;金漆技藝、方正剪紙、木雕重彩等非遺項目,通過互動體驗讓國際游客驚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開幕式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演出主題,通過虛實相映的裸眼3D、數字AI技術,讓世界看見中華文化的“破圈”之力,吸引海內外游客北上體驗“冰雪奇緣”,將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城市文明推向國際舞臺。
經濟躍升,冰雪產業激活振興動能。亞冬會的舉辦,讓“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據統計,1月28日到2月4日,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累計接待游客超61萬人次,帶動周邊民宿、餐飲、交通消費鏈全面升級。七臺河冰刀鞋企業訂單排滿全年,波司登推出城市限定款羽絨服,冰雪裝備國產化進程加速。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一條涵蓋研發、制造、服務、文旅的產業鏈已然成型,冰雪經濟正成為東北振興的“熱引擎”。亞冬會以冰雪為紐帶,串聯起產業升級、文旅融合的強勁動能,在冰天雪地間奏響發展的澎湃樂章。
當非遺技藝傳承碰撞數字技術,當老工業基地借冰雪經濟煥發新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冰雪盛會,更是一條以創新為筆、以文化為墨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期待未來,以亞冬會為起點,冰雪文化以更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篇章。(作者:謝鑫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