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節之際,《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總票房逾100億的強大勢頭席卷全球,成為“現象級”的大眾文化事件。這一現象所折射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娛樂消費,更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融合推動文化消費轉型升級而迸發出的巨大能量。這場發生在銀幕內外的“哪吒鬧海”,本質上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微觀映射,它展現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質生產力動能,體現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文價值取向,更呈現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軟實力。
文化生產的范式變革
“哪吒”的IP價值創造絕非簡單的商業行為,本質乃是精神生產力的物化進程。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中,精神生產力作為人類智力、知識、創造力等精神要素的綜合體現,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這種力量通過具體的物質形式得以呈現和發揮作用。
影片《哪吒2》的開發歷程中,技術創新成果斐然。這些技術涵蓋了從動畫制作的特效渲染技術,到虛擬角色建模優化等多個關鍵領域,每一項都是技術突破的結晶,為動畫電影行業的技術革新樹立了標桿,用知識產權,為國漫崛起筑牢根基。同時,影片制作是4000多名動畫人的合力托舉,他們在電影制作的各個環節如劇本創作、美術設計、動畫制作、后期合成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更為深遠之處還在于,影片制作團隊成功對動畫制作流程、質量把控、藝術風格規范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界定,為整個文化領域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生產要素的全方位革新形塑了影視文化領域的新質生產力,為影視文化產業的升級轉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質技術基礎,強力助推影視文化產業在內容創作上實現更高質量、更具創新性的突破。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甚至可以說是文化工業的范式變革。以影片《哪吒2》為代表的中國動畫產業,則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一方面,其充分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建立“神話宇宙”的工業化體系,將電影創作按標準化節點拆解,通過云計算實時協同多家制作單位。這種基于模塊化理論的產業重組,使《哪吒2》的制作周期縮短,成本下降。表明中國動畫工業體系已經成熟。從劇本開發到后期渲染,從衍生品設計到跨媒介運營,完整的影視產業生態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其始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既將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元素充分呈現,從哪吒腳踩風火輪、手持乾坤圈和混天綾的經典形象,到殷夫人鎧甲上的饕餮紋遠古封印,都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符號的傳承;更將源遠流長的精神內涵浸潤其中,從明確的善惡對立到無私的父母大愛,從哪吒與敖丙命運交織中的陰陽辯證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乃至“知天命而用之”......
文化消費的內生增長
按照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現代社會正經歷從物質資本主導向文化資本主導的深刻轉變。《光明日報》的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文化藝術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6.3%。“哪吒”現象,正是其中的一個鮮明敘事:國產動漫IP正在重構文化消費版圖,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審美的碰撞催生出全新的消費動能,文化消費將成為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強勁的驅動力。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揭示,消費社會中消費并非單純是在“物”的意義上而言,更在于消費品背后的精神需求與滿足。例如:消費者購買的房子并不只是一個住所,而是安全和歸屬感;購買咖啡并不只是為了解渴,而是休閑和放松;購買的奢侈品并不只是為了實用,而是自我獎勵或者社會認可。影片《哪吒2》創造的衍生品市場,正是傳統文化符號消費的現代性表達。影片中出現的“混元珠”,通過現代3D建模技術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文創商品,實現了“文化符號—情感認同—消費行為”的價值鏈轉化。電影院里,觀眾們為魔童哪吒的成長故事或哭或笑;影院外,哪吒聯名款衛衣、手辦盲盒、主題茶飲正在各大商業綜合體中熱銷。這個誕生于《封神演義》的古典IP,已演化成覆蓋觀影、衍生品、主題體驗的全產業鏈條。傳統文化IP正以裂變之勢創造著新消費場景,消費者通過購買哪吒聯名漢服、收藏限定手辦等行為,完成文化符號消費,實現對文化身份的儀式化確認。
“哪吒”現象還鮮明體現了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在產業經濟學領域,里昂惕夫投入產出模型是分析產業關聯和經濟結構的重要工具。根據該模型,“哪吒”IP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產業帶動能力,宛如一顆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層層漣漪,帶動了一系列延伸層的蓬勃發展,形成了1:7.3的產業帶動比。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數字藏品成為“哪吒”IP變現與拓展影響力的重要途徑。玩偶、手辦、卡包、盲盒這些衍生品的銷售量更是不遑多讓,“哪吒”IP與泡泡瑪特聯名推出的“天生羈絆”系列盲盒手辦早早全線售罄。這都反映出熱門 IP與數字藏品這一新興領域相結合而激發的巨大商業潛力。文旅融合方面,四川哪吒故里景區更是借助“哪吒”的東風實現了飛躍式發展,游客們懷著對哪吒故事的濃厚興趣,紛紛前往景區探尋哪吒文化的根源;景區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哪吒文化主題活動,如哪吒巡游表演、傳統民俗展示等,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深入了解哪吒文化的內涵,真正實現了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這種多領域的產業融合發展效應充分表明:文化要素通過知識溢出效應,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文化軟實力的Z世代建構與國際傳播
Z世代的年輕人接棒2025年春節,成為新世代“掌門人”。在年輕人的創新操辦下,快樂、輕松、共享,中國人關于春節的這些底層情緒需求,正通過文化消費這種更自由、更松弛的方式得以更加充分實現,推動著消費升級的結構性變革。這種變革背后,有著更為深刻的價值觀意涵:年輕觀眾通過二創視頻、cosplay社群、彈幕互動等參與式消費,將文化消費轉化為身份建構工具,是年輕一代用消費為文化自信投票,是年輕一代在齊格蒙特?鮑曼所謂“流動的現代性”中通過文化消費而對中華民族現代文化表達價值認同的政治經濟學實踐。
在全球化視野中,“哪吒”現象更有不可忽視的戰略意涵。一直以來,好萊塢憑借其強大的電影工業體系,在全球范圍內構建起了文化霸權,其電影作品中所蘊含的西方價值觀也隨著影片的廣泛傳播而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哪吒2》則以獨特的東方文化內涵和創新的敘事方式,形成了對好萊塢文化霸權的“創造性抵抗”。它不再是被動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是主動出擊,向世界展示東方文化的魅力與力量。目前,它已經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TOP10,也是票房TOP10中唯一非好萊塢影片,更是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影片!《哪吒2》在青年群體中構建了一道文化認同的“防波堤”,讓他們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時能夠堅守文化根脈,堅定文化自信,在文化安全的戰場上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有力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侵蝕;而且通過對影片的傳播以及二次創作,他們激情參與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向世界傳播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軟實力。
結語
春節消費市場的“哪吒現象”,是呈現中國經濟活力與文化自信的絕佳樣本。當《哪吒2》的乾坤圈閃耀春節銀幕時,它照亮的不僅是一個IP的商業成功,更是中國文化產業的范式創新。當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消費形態激情碰撞,當文化自信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動能,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檔期的票房奇跡,更是一個文明古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華麗轉身。這場始于文化消費的變革,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了新的篇章,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構。(作者:張建寶,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周奕橦,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革命文化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2VSZ074)階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