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要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了全面部署。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星星之火,歷經歲月洗禮,成長為如今的燎原之勢,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科技創新、擴大就業規模、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92%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也在92%以上。在制造業、服務業等傳統領域,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民營企業創新成果更是層出不窮,處處彰顯著無限潛力。
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如何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而答案或許在于“產業鏈黨建”。產業鏈黨建是以產業鏈為依托,以產業鏈上的企業黨組織為主體,通過建立區域化黨建聯盟、產業鏈黨建聯盟等多元形式,打破傳統黨建工作黨組織之間條塊分割的局面。其核心要義在于將黨建工作與產業鏈發展深度融合,通過加強產業鏈上企業黨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有效整合產業鏈上的資源,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合作、人才交流和資源互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從“各自為戰”向“協同共進”轉變,從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競爭力。
黨建并非經濟發展的“外在標簽”,而是激活市場活力的“內生基因”。從“單兵作戰”到“協同作戰”,黨建的“紅色紐帶”作用讓原本孤立的“鏈上孤島”變為緊密相連的“創新共同體”,這種“黨建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正在重構產業協作的新生態。除此之外,產業鏈黨建還可以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協調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之間的關系,及時了解民營企業的需求和訴求,推動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政策解讀和落實方面,黨組織可以及時向民營企業傳達最新的產業政策,幫助企業精準把握政策導向,調整發展戰略,抓住政策機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新征程上,民營經濟與產業鏈黨建的深度融合正在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面向未來,持續深化產業鏈黨建創新,必將推動民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更強勁的“紅色動能”。(作者:魏玉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