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熱點觀察 > 正文

    把鄉鎮建成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

    鄉鎮新定位,將帶來哪些改變

    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大大小小的鄉鎮星羅棋布,各具特色。

    不久前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把鄉鎮建成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多次提及鄉鎮,例如提出“推動冷鏈配送和即時零售向鄉鎮延伸”。

    今天的鄉鎮啥模樣?未來將扮演哪些角色?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上聯城市、下接農村”,充分展現發展潛力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24年4季度統計數據,2024年我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有21463個鎮,7023個鄉。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末,鄉村常住人口46478萬人。中國鄉鎮發展得怎么樣,直接影響著數億人的生活。

    近年來,不少機構推出一份份調研報告,反映鄉鎮的積極變化。

    《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4》顯示,2024年百強鎮高質量發展呈現以下特征:人口吸附能力強勁,約七成人口凈流入;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專而精”“特而強”“新而優”;體制改革跑出加速度,制度優勢進一步釋放;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主要指標增速遠超全國;區域分布差距極大,強省強區孕育特色強鎮。

    在這份報告中,江蘇昆山市玉山鎮、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江蘇張家港市楊舍鎮、廣東東莞市長安鎮、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等名列百強鎮前茅。

    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鎮域經濟研究中心去年發布的報告則顯示,我國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全國500強鎮中,2022年GDP在500億元以上的建制鎮有17個,規上工業總產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建制鎮有15個,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在300家以上的建制鎮有41個。

    報告分析,伴隨著鎮域經濟步入“千億鎮”引領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以及佛山、東莞、蘇州等城市強力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區域間經濟競爭由以城區為核心的城市競爭加速演變為“市域為核心、縣域為支撐、鎮域為底座”的全域競爭,鎮域成為我國區域間經濟競爭的新戰場。

    “鄉鎮是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上聯城市、下接農村’的關鍵節點,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抓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全國來看,各地鄉鎮發展差異較大,一些經濟強鎮充分展現了鄉鎮經濟的潛力,發揮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不僅是鄉村經濟中心,而且已經成為地區經濟重鎮;另一些鄉鎮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但在綜合服務方面擁有較大空間和潛力,在鄉村全面振興當中仍應發揮重要作用。

    聚焦上學、看病、養老、撫幼,提升公共服務

    實際上,鄉鎮不僅在區域經濟版圖上加速崛起,在鄉村治理和服務方面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

    當前,我國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鄉村人口持續減少,村莊格局加速演變,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數據顯示,從1985年至今的40年里,中國自然村數量減少約150萬個,行政村數量減少近50萬個。

    “鄉村建設不能平均用力。”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近日表示,鄉村建設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考慮地方財力、農民需要和接受程度,重點突出一個“實”字,看看老百姓在用水用電、交通出行、住房安全等方面還有哪些困難,集中力量辦成一批農民群眾急需急盼的實事。

    《規劃》提出把鄉鎮建成“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指明了方向。“從全國來看,鄉鎮在‘治理’和‘服務’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要進一步發揮鄉鎮直接面向農村和農民的特點,因地制宜強化相關功能。”李國祥說。

    一方面,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現在絕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硬件”有了明顯改善,差距更突出表現在公共服務“軟件”上。針對農民群眾上學、看病、養老、撫幼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中央一號文件也積極回應民生關切。

    教育方面,重點是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辦好寄宿制學校和必要的小規模學校。醫療方面,重點推動醫療衛生人員和服務下沉,辦好中心鄉鎮衛生院,讓農民看病就醫更加便利。養老方面,重點針對農村老齡化加劇的趨勢,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等。比如,越來越多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運,托起村民的“夕陽紅”。

    另一方面,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既要給基層賦能,又要給基層減負。祝衛東表示,要全面建立鄉鎮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嚴格控制對基層開展督查檢查考核,讓基層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

    專家表示,鄉鎮作為我國基層行政單位,是穿起人民幸福指數這條線的“關鍵一根針”,實現鄉鎮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縮小城鄉差距

    國際五星酒店入駐縣城小鎮,咖啡茶飲連鎖走進數千鄉鎮,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村口鎮上就能兌現……一方面,鄉鎮市場正吸引越來越多關注;另一方面,鄉鎮建設也在進一步加力。

    近日,《北京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印發,實現了鄉村地區規劃編制和管理全覆蓋。規劃背后,是這樣一張首都地圖:北京市域面積約1.64萬平方公里,其中鄉村地區約1.3萬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80%,包含120個鄉鎮,覆蓋了2500多個村莊。“這是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主陣地,是守護首都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的重要腹地,也是彰顯首都歷史文脈的重要窗口。”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楊浚說。

    看發展趨勢,我國新型城鎮化還在繼續深入推進,農民進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大勢所趨,2024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同時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和鄉村之間流動,這是我國現階段甚至更長一個歷史時期都會存在的現象。“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就是要促進這一群體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時也要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說。

    如何建設好鄉鎮、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相關要素保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把縣鄉村作為一個整體,一體化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一般公共預算投入,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農業農村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業農村領域配置,推動各種優勢要素資源用于鄉村全面振興。

    在李國祥看來,把鄉鎮建成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尤其要重視人的作用,要加強鄉鎮人員配置,讓更多的優秀干部和年輕人加入鄉村全面振興的事業中。有了人力和經費保障,鄉鎮事業也一定能迎來更大發展。

    [責任編輯:王卓怡]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