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內涵式發展,4月24日,綿陽城市學院聯合西南科技大學、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在游仙區書院會議室召開“賽研融合促提升,同心聚力創新績”四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對共建集體備課會。四川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四所高校相關領導和骨干教師代表共30余人參加備課會。會議由綿陽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瑤主持。
綿陽城市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小榮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活動是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生動實踐,旨在實現三大目標:一是以“磨課”促“磨劍”,通過實戰磨課、專家評課、團隊研課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師突破教學能力瓶頸;二是以“共建”促“共進”,探索構建四校“師資聯培、資源聯享、課程聯創、課題聯研”育人共同體,形成“1+1+1+1>4”的聚合效應;三是以“初心”踐“匠心”,以“六要”標準和“八個相統一”為引領,打造思政“金課”,提升育人實效。
四川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翟坤周圍繞四川省“精彩一課”的競賽要求和評分規則,分享了備賽要點、經驗和思路,闡釋了教學設計如何緊扣“創新驅動、邏輯筑基、啟發賦能、表現增效、反思提質”五大要素,為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兼具戰略高度與實踐效果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在教學展示環節,來自綿陽城市學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的三位老師分別以“人機共舞——如何看待人類意識與人工智能的辯證關系”“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以‘兩彈一星’精神為鏡鑒”“如何賡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尊重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現場教學展示,分享教學設計理念與實踐,展現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學技藝。專家們從教學邏輯、理論深度、課堂表現力等角度逐一點評,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
四川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科學處副處長李群山教授提出教學設計“五要”體系,強調“目標要明確、內容要深透、問題要真實、材料要新穎、互動要強化”,系統詮釋了思政課“以生為本、守正創新”的教學設計方法論。
舒曉虎副教授提出“三講三教”原則,包括講準依據、講好設計、講透專題,以教態傳信仰、以互動促教學、以教育塑靈魂,強調教師應以“真信仰”傳遞理論力量。
最后,綿陽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仕元高度評價了教指委專家“靶向指導、精準賦能”的實踐價值,充分肯定了三校教師“示范引領、互鑒共進”的教研貢獻;并展望了四校共建前景,提出要深化“聯學聯研聯創”機制,構建常態化學術共同體,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思政課“教改成果孵化器”和“師資培育新高地”。
本次集體備課會通過四校結對共建,實現了優質資源集成共享、教學經驗互鑒共進、教研成果聯動創新,不僅強化了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政治素養與教學能力,更以制度創新推動“大思政”格局向縱深發展,彰顯綿陽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新時代守正創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綿陽城市學院 劉瑤 何閆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