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國資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聚焦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決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各項重點改革任務。
夯實工作基礎,不斷提升改革工作臺賬質量
聚焦提升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持續優化完善臺賬,健全改革“軍令狀”制度,層層分解任務、壓實責任。一是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落實河北省委十屆六次全會要求,制發貫徹落實三中全會工作舉措和工作臺賬,明確新時期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48項任務和121條具體工作舉措,同深化提升行動一體推進、一體落實,確保中央全會精神在河北國資國企全覆蓋、不遺漏。二是全面自查改革臺賬推進成效。圍繞高質量推進深化提升行動156項具體任務舉措,聚焦任務完成率客觀性、工作舉措有效性、任務目標和進展情況對應度、可量化改革任務真實性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面自查自糾,確保各項任務舉措和進展充分體現、全面覆蓋改革任務目標要求,做到賬實相符。三是不斷加強各地各企業臺賬管理。組織各地各企業對改革工作臺賬進行自查完善,確保國資國企改革最新任務要求全面納入臺賬。及時梳理各地各企業改革任務進展情況和主體任務完成率,每季度進行動態更新、隨機抽查。將改革臺賬制定質量和工作進展情況納入監管企業改革考核范圍,對臺賬質量不高、填報不實、落實不力的,嚴肅追究責任,并在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適情扣分。
補齊短板弱項,持續攻堅重點難點改革任務
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梳理分析,找準改革“堵點”,通過理順“小切口”打通“大脈絡”,進一步提升改革質效。一是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針對企業科研能力較弱、研發投入不足等實際,實施“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以投入、項目、技術、人才、平臺、轉化、后勁“七個強”為目標持續發力,確保重大標志性科研項目投入占比達到70%、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20%、建設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50家以上。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共同體,主動開放市場和應用場景,推動“京津研發,河北轉化”。二是著力健全現代化產業體系。針對戰新產業起步晚、規模小的實際,堅持投資引領、做強做優,確保2023-2025年戰新產業累計投資達到700億元以上。依托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比較優勢,開展戰新產業“雙示范”(示范企業、示范項目)行動,圍繞22家示范企業和20個示范項目,打造新領域新賽道新標桿。針對傳統產業比重大的實際,將傳統優勢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主戰場,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力爭數字創新場景達到30個以上。三是全力提升體制機制類改革質效。以“形神兼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比改革量化數據,查找差距不足,精準發力施策。“一企一策”深化子企業董事會建設,確保專職外部董事比例保持在15%以上。積極打造新型經營責任制,落實管理人員經營責任,在已開展經營業績考核的分公司、事業部、項目部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全級次企業實質性開展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
強化支撐保障,優化完善改革工作推進機制
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創新工作方法,完善科學高效、務實管用、協同有力的推進機制。一是持續保持高位推動。組織召開全省改革動員部署會、工作推進會,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創新能力、深化重組整合等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確保全省上下思想統一、齊抓改革。召開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題會,對深化提升行動進行專題調度;每季度召開國資委黨委會議,分析研判全省改革進展情況,研究工作落實措施,確保各項任務壓茬推進、有力有效。二是用足用好推進機制。強化改革數據管理,建成國企改革專項在線管理平臺,健全覆蓋各級子企業的改革數據臺賬,全面摸清底數,壓緊壓實責任。完善跟蹤督辦、監督檢查機制,對科改企業、雙百企業和改革基層聯系點等重點企業實施專項督查,有力促進改革深化。強化考核引導,將深化提升行動納入省委對各地考核范圍;制定監管企業改革考核方案,將改革考核與經營業績考核等掛鉤。三是持續強化經驗推廣。積極開展“學先進、抓落實、促改革”專項行動,組織20余家中央和河北主流媒體開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集中采訪活動,舉辦三次新聞發布會介紹國企改革發展成果,召開深化提升行動經驗交流會暨成果發布會,編撰國企改革成果案例集,向社會公布全省180項國企改革發展經驗做法和典型成效,引起良好反響。(文章來源:河北省國資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