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學,真刀真槍查,最終要靠見行見效改來檢驗。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堅持多“解決”少“解釋”,讓廣大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焦裕祿親自率領干部、群眾翻淤壓沙、翻淤壓堿、封閉沙丘整治“三害”,贏得蘭考人民愛戴;黃大發36年初心不改,帶頭絕壁鑿天渠,造福鄉梓、恩澤后世……他們沒有豪言壯語、華麗辭藻,有的只是俯首躬耕,解難題、辦實事,千方百計為群眾謀福祉。多“解決”少“解釋”,就是需要黨員干部多解決問題、多造福群眾,就是要盯著問題去、圍著問題轉,不徹底解決問題決不收兵,不為自己“找借口”“擺理由”,讓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實至名歸。
當然,問題整改中的必要解釋,有利于思想的溝通、疑惑的澄清、工作的推進。但若面對問題時,解釋多、行動少,把解釋當解決,就容易激化矛盾、引發糾紛。老百姓最期望看到黨員干部圍著急難愁盼干事創業,反感“嘴上功夫”“歪風邪氣”。做實學習教育的“改”字文章,黨員干部必須兌現承諾、不負眾望。以一老一小問題的解決、便民生活圈的打造、“大家商量著辦”的基層治理之道、鄉村振興實招的落地、清廉之風的塑造等等實際成效溫暖民心,讓黨群干群的連心橋更加堅固,讓社風民風更加清朗,從而更好地贏得群眾信賴、激發群眾智慧,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合力。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只有下苦功、用真功,才能做到改有成效、惠及萬家。要大興調研之風,腳底沾泥、身披露珠、問計于民,汲取群眾的無窮智慧和力量;要躬身入局埋頭實干,對難度不大的問題抓緊解決、立竿見影,對確有難度的,拿出螞蟻啃骨頭的勁頭,解決一點是一點,解決一件是一件,以多“解決”讓群眾得實惠;要聚焦建章立制,補齊制度短板,確保問題徹底解決,不反彈、不回潮。
學習教育的成效實不實,群眾說了算。只有多“解決”少“解釋”,做實“改”字文章,讓群眾真正得實惠、享福祉,才能讓作風建設“金名片”越擦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