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已至,防汛工作進入關鍵期。如何答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汛初心答卷?一本本防汛臺賬、一條條指定號碼、一次次隱患排查,交織勾勒出基層干部的防汛立體畫像——他們以精細管理履責,用特別牽掛為民,靠硬核擔當護民,以實際行動書寫“對黨忠誠”的時代答卷。
做細臺賬,以精細管理體現履責盡責。防汛臺賬是基層應急指揮體系的“指揮棒”,建立精準完備的防汛臺賬,是答卷的第一道題。基層干部當以腳步為筆、以泥土為墨,在防汛排查中以“過篩子式攻堅”闖過三重關隘:用進村入戶的“鐵腳板”核清轉移名單,攻克數據關的精準度難題;以踏遍田壟的“硬腳跟”標記隱患點位,破解地形關的復雜制約;靠走家串戶的“熱乎勁”拉近群眾距離,消融信任關的溝通壁壘。當一頁頁浸著汗漬的臺賬最終摞成防汛一線的 “數字堡壘”,那些走出來的精準數據、踩出來的隱患標識、聊出來的信任紐帶,正共同澆筑成護住一方安瀾的民生堤壩。
置頂號碼,以特別牽掛彰顯為民情懷。置頂號碼是基層防汛工作的“繡花針”,如何覆蓋所有人群,保護每一位受困群眾,這是答卷的第二道考題。獨居老人、殘疾人員、留守兒童、地質災害監測員……基層干部將特殊群體和關鍵崗位人員分類置頂,每一個分組背后,都凝結著沉甸甸的牽掛。一旦突發預警響起,他們便化身黑夜里的“逆行者”,在手電筒搖晃的光束中,深一腳淺一腳跋涉于泥濘小路,以“敲門行動”將行動不便的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帶。此時,這些置頂的號碼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守護生命的“安全線”。
嚴陣以待,以如磐初心踐行使命擔當。防汛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容不得絲毫麻痹大意。廣大基層干部必須時刻繃緊責任之弦,把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第一要務。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在汛情來臨前,他們迅速行動,緊盯河道堤壩、地質災害點、老舊房屋等高危區域,加密巡查頻次,做到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同時積極開展防汛宣傳,組織群眾進行避險演練,筑牢群防群治防線。以“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決心,以“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擔當,將防汛工作做實做細,確保關鍵時刻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真正成為群眾身邊的“主心骨”。
(浙江省天臺縣南屏鄉人民政府 陳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