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其凝聚力、戰斗力直接決定了鄉村振興的成效與質量。應不斷創新舉措,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讓黨旗在鄉村一線高高飄揚。一方面,黨員干部要勇當“領頭雁”,帶頭學習先進技術,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讓鄉村煥發新生;另一方面,黨員干部要甘作“鋪路石”,積極投身基礎設施建設,組織修繕鄉村道路、改善飲水條件,為鄉村發展鋪就康莊大道。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應積極搭建人才成長舞臺和建功平臺,暢通人才“向下流動”的渠道,讓有抱負的年輕干部“下沉”鄉村,讓有見識的返鄉青年“施展拳腳”,為傳統農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同時,注重培養本土人才,選拔熟悉農村、熱愛農業的“田秀才”“土專家”,使其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中之重。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要積極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等多元化利益聯結模式,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共同分享產業發展的紅利。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應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民俗文化節、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等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豐富鄉村群眾的“精神家園”。黨員干部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合力培育文明鄉風、樹立良好家風、厚植淳樸民風,“敢”字當頭、“干”字為先,讓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黨員干部要帶領村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環保項目,共同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同時,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探索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綠色產業,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作者:張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