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華東國際聯運港,中國首趟“金華—巴希—巴庫”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中歐班列從鐵路金華南站鳴笛啟程。
胡肖飛攝(人民圖片)
江蘇省連云港市,一列載有1767噸哈薩克斯坦優質小麥的中歐班列跨越亞歐大陸,順利抵達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王健民攝(人民圖片)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成果。目前,中國已有128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6個國家的229個城市以及亞洲11個國家的100余個城市,平均不到半小時就有1列發車。中歐班列運行高效穩定暢通,不僅架起亞歐經貿往來的橋梁,也為沿線國家注入發展動能。
中歐班列是中國同世界開展互聯互通合作的縮影。不論是平穩運行的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還是建設中的中吉烏鐵路,一條條物流新通道提高了跨境物流效率,促進了人員交流與貿易往來,深化了產業協同和價值鏈融合,帶動相關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為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新聞鏈接
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
本報北京6月22日電(記者李心萍)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6月21日3時55分,隨著滿載汽車配件、LED顯示屏等貨物的X8155次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是指按照沿線各國鐵路商定的車次、線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內外始發、口岸、終到時間開行的中歐班列,實現了中國段、寬軌段、歐洲段中歐班列運行時刻表貫通,2022年10月26日首列開行。目前已完成三批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和實施,運行線路拓展至11條,形成了每周開行17列的開行規模。
“東盟快班”回程在德首發 實現歐亞雙向對開
據新華社德國杜伊斯堡6月21日電(記者褚怡、杜哲宇)當地時間21日9時40分,一列裝載母嬰用品、美妝產品、醫療耗材等貨物的“東盟快班”從德國杜伊斯堡緩緩駛出,預計將在19天后抵達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此班列將經重慶中轉,標志著這條貫通歐亞的貿易新動脈實現雙向對開。
2011年3月,通過開行中歐班列,中國向西直達歐洲的陸路國際貿易大通道全線貫通。2017年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慶首發,標志著中國西部省區市與東盟國家合作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正式開通。如今,“東盟快班”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兩大貿易通道的“無縫銜接”,運輸效率較傳統海運提升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