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價值研究》報告發布,一組數據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抖音整體帶動就業機會超6455萬個,其中直接就業超4921萬個,間接帶動上下游就業超1534萬個。從短視頻創作者到電商主播,從鄉村手藝人到城市創業者,抖音以“激發創造、豐富生活”為內核,構建起“豐富生活—豐富經濟—豐富就業”的生態邏輯,為新時代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數字經濟的鮮活樣本。
近年來,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等,不僅催生了網絡主播、選品師、直播運營等新興職業,更是通過產業鏈協同帶動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等傳統行業就業。比如,云南繡娘團隊通過抖音直播將非遺繡品銷往全國,訂單量翻倍的同時,從業者從“農閑兼職”轉向“職業化手藝人”,人均收入提升300%以上。又如,東莞制鞋企業“金達日美”在抖音電商推動下轉型直播帶貨,從依賴外貿訂單轉向內銷突圍,既盤活了企業產能,又帶動上下游供應鏈新增數百個崗位。這種就業創造并非簡單的數量累加,更是質的提升。在為中西部中小城鎮創造大量“家門口的就業機會”的同時,推動城鄉勞動力資源配置向均衡化發展,助力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印證了數字平臺對就業質量的賦能效應。
數字經濟時代,就業形態正從“標準化”向“彈性化”演進。在貴州山區,一位返鄉青年用手機拍攝梯田農耕日常,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鄉村博主”;在城市寫字樓,白領利用午休時間直播穿搭技巧。這種模式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勞動者得以在生活場景中實現價值變現。值得一提的是,平臺經濟重構了職業發展的評價標準。通過“學習—實踐—變現”的閉環,勞動者不再受制于學歷、資歷等傳統門檻,多元才能通過數字平臺獲得市場認可。高技能群體如知識付費創作者、短視頻編劇獲得激勵性收入,普通勞動者也能在物流分揀、客服等崗位實現靈活就業。這種“人盡其才”的配置邏輯,不僅優化了人力資源效率,更賦予每個個體以數字技能參與經濟循環的機會。
在就業供需對接領域,抖音開創的“直播帶崗”模式成為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創新實踐。近幾年,各地人力資源部門、重點企業,充分借助抖音平臺的優勢發展“直播帶崗”,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藍領就業新模式。2024年,全國人社系統在抖音開展直播帶崗4.69萬場,吸引24.44萬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348.09萬個,成功入職17.98萬人。這種模式將傳統招聘的“單向傳遞”變為“雙向互動”,求職者可實時了解企業環境、崗位細節,企業也能通過彈幕互動快速篩選適配人才。讓好工廠、好崗位被看見,這種透明化、即時性的對接機制,大幅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搜索成本,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就業。(張馨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