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更加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北京銀行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發展信心、主動識變應變,一手抓防控疫情、助企紓困,一手抓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全面加快公司業務轉型升級,為實體經濟復蘇反彈、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全行人民幣公司存款余額11963億元,較年初增長6.6%;外幣公司存款余額476.7億元,較年初增長4.2%。人民幣公司貸款余額9399億元,較年初增長5.6%,公司業務實現了均衡穩健發展。
勇擔金融抗疫使命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疫情發生后,北京銀行聞令而動、快速響應,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各級監管部門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落實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各項工作任務,千方百計支持企業復工達產。
圍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出臺多部全行指導性文件,制定工作目標,細化任務分解,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投放、加強銀企對接、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等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具體任務上來。積極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通過制定差異化的考核政策、優化授信政策和結構,向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匹配更多的行內資源。圍繞保供應鏈安全穩定,優化“京信鏈”供應鏈金融產品,通過搭建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在線注冊、在線融資、在線清算等“無接觸”業務落地,充分發揮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信用,助力上游企業盤活應收賬款,實現便捷融資,解決產業鏈上游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此外,充分發揮投行業務在金融抗疫、助企紓困方面積極作用,發行400億元抗疫主題小微金融債券,累計承銷發行“疫情防控債券”57.5億元。
為解決疫情防控企業實際困難,北京銀行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在再貸款投放考核政策及審批綠色通道方面傾斜資源,全方位保障防疫應急融資需求。截至6月末,向人民銀行報備申請專項再貸款企業92戶、金額34.1億元,加權平均利率2.59%。此外,上半年北京銀行公司條線累計投放支小再貸款2948筆、金額44.7億元,為受困小微企業送去了“雪中炭”“及時雨”。
聚焦首都建設大局服務首都展現新作為
上半年,北京銀行積極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精神,不斷加大北京地區貸款投放規模,主動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建設,努力以優質的金融服務助推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截至6月末,全行人民幣公司貸款余額9399億元,其中,北京地區人民幣公司貸款余額4452億元,較同期多增317億元,同比增幅16.3%。北京地區人民幣公司貸款份額較年初增長0.38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地區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
自2015年四季度起,北京銀行在京津冀地區經營單位累計投放公司貸款15093億元。為城市副中心建設、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動批”疏解、冬奧會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五棵松體育館開發建設等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項目提供貸款服務,貸款余額458億元。
提升機構業務戰略層級,上半年創新成立機構業務部,持續做好首都財政、社保、醫療、教育等機構客戶服務工作,累計服務機構客戶達9000戶以上。積極支持首都醫療衛生事業,截至6月末,北京市社保卡發卡量突破2426萬張,覆蓋全市近2500家定點機構,“京醫通”項目累計發卡 2451萬張,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預約掛號入口。中標中央國家機關社保卡,配合做好全國首批2.1萬張卡的發行工作。心系首都教育事業,拓展“教育e通”教育行業金融綜合服務方案,自主研發校園線上場景各類應用,支持北京教育信息化建設。
發揮作為市管金融企業的天然優勢,積極支持北京國資國企做大、做優、做強。持續為38家市屬國資委企業提供涵蓋本外幣結算、表內外融資、資金增值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合作覆蓋率超過90%。截至2020年6月末,北京銀行支持市屬國資客戶(含下屬公司)貸款規模達771億元。
北京銀行緊密圍繞“五新”建設方向,不斷提升對相關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相關產業信貸投放。積極開展“新基建”重點客戶營銷對接,分析并梳理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重點客戶500余戶,并向經營單位進行推送,組織開展營銷對接。深化與政府主管部門、園區、創投基金、擔保公司戰略合作,整合推出北京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方案,融入股權、債權融資服務模式,同時做好“智權貸”“前沿科技貸”“研發貸”等產品對接,拓展“專精特新”優質客戶。此外,立足“新場景”,加快數字創新步伐,持續深化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小微企業融資、智慧校園、對公渠道建設等場景的應用,積極探索數字金融融合發展新模式。
深耕小微普惠金融持續增量提質
“服務小企業,成就大事業”是北京銀行持之以恒的價值追求。上半年,北京銀行繼續下沉服務重心,積極實施“客戶倍增計劃”,持續升級科技、文化等特色金融服務,推動普惠金融業務朝著“增量擴面、提質增效、特色塑造”的方向持續邁進。
加快普惠小微業務線上化、數字化、場景化轉型升級。與北京市稅務局簽訂“線上銀稅互動”合作協議,加快“銀稅貸”“微業貸”等產品研發。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公司條線單戶授信10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含貼現)貸款余額430.6億元,較年初增78.9億元,較年初增速22.4%,同比增27.8%,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6.6個百分點;戶數12223戶,較年初增1405戶。全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達到850億元,同比增幅24.38%。
北京銀行積極參與科技融資體系的搭建與完善,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多措并舉支持科技企業復產復工。聯合中關村管委會推出“中關村企業抗疫發展貸”,累計發放符合條件貸款37.6億元;聯合北京科創基金推出“戰疫”融資舉措,為科創基金被投企業提供5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攜手中關村擔保推出“關心保”、國華文科擔保推出“科創加速貸”。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1648.9億元,較年初增82.6億元,增速5.3%。累計為2.8萬家科技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6000億元。
文化金融方面,北京銀行強化銀政合作,與北京市文資中心簽署“投貸獎”風險補償金意向合作協議,并受邀參加北京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的文化產業園區政策實施情況專場會。上半年全行文化金融貸款余額668.2億元,累計為8700余戶文化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3100億元。
加快業務轉型步伐綜合服務實現新跨越
上半年,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脫媒加速的外在挑戰,北京銀行加快公司業務轉型步伐,積極發力交易銀行、投資銀行兩大板塊,提升“商行+投行”“融資+融智”綜合化服務水平,更好滿足對公客戶綜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務需求。
北京銀行整合行內優勢資源成立交易銀行部,全方位整合渠道、產品及服務,依托金融科技加快融合創新與產品推廣,在互聯網渠道業務創新、智能化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場景化金融等方面狠下功夫,構建交易銀行生態體系,帶動公司業務轉型升級。截至6月末,交易銀行部直接管理表內外資產規模逾5000億元,實現非息收入逾20億元,實現銀票貼現買賣、國內證及福費廷、結售匯等輕資產業務收入超11億元。創新和完善“京管+”“京信鏈”“京e貼”等產品體系,努力推進獲客活客、增收增存、品牌重塑,全面提升交易銀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數字化轉型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2020年是北京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的關鍵之年。為進一步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效能,北京銀行啟動了信息科技“京匠工程”十大項目群建設工作,圍繞打造“數字京行”的總體目標開展規劃,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完善系統架構、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運營管理、強化風險控制、豐富場景生態,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多樣化、定制化、人性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
成立數字金融部,以數據為中心打造線上業務發展和運營體系,豐富內外部數據維度,加強數據治理,深挖數據價值。信息科技投入持續增加,人員資金投入向移動優先、架構轉型、開放銀行、云計算等重要領域傾斜。業務場景進一步開拓,“銀擔在線”“京信鏈”等開放產品加速推進;打造線上全流程自動化小微企業客戶貸款產品,助力公司業務線上化轉型。依托大數據、線上反欺詐、星辰影像服務等技術,有力促進互聯網貸款場景建設。順義科技研發中心項目完成工程建設,有序開展入駐投產工作,數字化轉型的軟硬件基礎設施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