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西興街道向陽社區地處市區西部,轄區面積5平方公里,現有居民3257戶,6625人,社區工作者13人,向陽社區黨委書記孟想按照“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社區治理工作法,著力調動居民、黨員、轄區單位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形成“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合力,打造“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的現代化新型社區。
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治理品牌。依托基層治理品牌“黨建引領基層共建,網格融合紅色啟航”,建立了6個網格黨群服務驛站,以“黨建引領、黨群連心、服務民生”為主線,抓特色、出亮點,打造“六聯”工作思路,圍繞工作重點,突出品牌特色,通過在職黨委、轄區單位、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團體,成立“向陽紅”黨員志愿者突擊隊,招募志愿者160人,結對幫扶志愿服務活動39次,形成黨組織示范引領、黨員身體力行、群眾廣泛參與的生動局面。定期與社區黨建聯建單位召開聯席會議,梳理出重點項目清單7項,與轄區單位共駐共建,開展特色活動愛心家園活動41次、衛生家園活動35次、平安家園活動26次,筑牢共駐共建基礎。
凝聚治理合力,多元主體參與。向陽社區黨委凝聚治理合力,通過“社區+社工+網格”整合社區、轄區單位、志愿者、社會組織等力量,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主動對接群眾需求,解決民生實事。圍繞助殘、助困、助幼、愛老、義診服務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提升居民幸福感。向上爭取資金,維修改造福臨小區墻體、地面、排水管老化問題;為水岸陽光小區安裝車棚和充電樁;為幸福佳苑小區安裝健身器材12組、排椅5張;在十五委建立取水點,為居民打深水井10口,解決了60多戶居民吃水難的問題及“三水”維修改造等事關群眾利益的事項230余件,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模式,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優化網格管理,提升服務效能。按照“黨建+網格”模式,劃分16個網格,提升網格服務效能。為激發網格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工作,樹立典型,年度評選出3名優秀的網格員,推動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將先鋒黨員、紅色物業、志愿者等力量納入兼職網格員隊伍中,打造集政策宣傳、民主議事、社會服務、創業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服務之“家”。圍繞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打造“便民服務生活圈”,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微需求”,服務群眾800余人次,幫助12名留守、困境兒童實現“圓夢微心愿”,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16余件。
拓寬信息平臺,提升治理能力。向陽社區建立網格員“日巡格”和“周例會”制度,梳理各網格內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網格化+信息化”綜合智慧平臺為引擎,完善事項辦理流程,通過“綜治平臺”APP,實現網格員發現問題后拍照上傳,分派到相關部門及時跟進處理,提高了問題解決效率。依托“互聯網+網格”模式,建立信息收集、任務分辦、協調處置、結果反饋的工作機制,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已辦結矛盾糾紛、安全隱患、“三水”維修改造等事關群眾利益的事項1200余件,提升基層治理智能化水平。
發揮居民自治,激發社區活力。通過網格化管理,居民的參與度和自治能力顯著提升。向陽社區通過居民議事會和民主協商機制,搭建“社區議事會”“網格議事會”平臺,開展“鄰里議事”等活動13次,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征集居民意見22條,解決了老舊小區改造、環境整治、物業引進等問題,解決反饋率100%。通過宣傳和動員,讓居民參與到網格化建設中,提高群眾來社區辦事的滿意度,推動社情民情事件辦理。
孟想書記表示,社區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在黨建引領、精細化服務、多元參與、智慧賦能、居民自治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鑒。(劉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