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政策落地、民生冷暖的“最后一公里”。新時代,唯有以黨建為舵、以民心為錨、以能力為帆,方能推動基層治理破浪前行,書寫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新篇章。
黨建引領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根本邏輯?;鶎狱h組織不僅是政治引領的核心,更是資源整合、矛盾化解、服務供給的樞紐。深化黨建引領,關鍵在于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的有機統一。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黨建+”模式,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用、服務聯動,打破條塊分割的治理壁壘,構建起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治理網絡,將黨組織鏈條延伸至基層每個角落,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新常態。另一方面要全面優化黨群服務陣地的功能定位,將其打造為凝聚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綜合平臺,實現從“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的轉型。
服務群眾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終極目標?;鶎又卫淼谋举|是對人的服務與管理,其生命力源于群眾參與。一方面基層干部要以“腳步丈量民情”,主動深入矛盾集中的一線,傾聽“帶著泥土味”的聲音,做出的決策部署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群眾智慧轉化為治理方案,形成“群眾提議—民主協商—共同實施”的閉環機制。另一方面治理創新需與文化建設結合,通過培育鄉村“家風館”“鄰里節”等活動,增強群眾歸屬感,讓治理從“解決事”升華為“凝聚人”,激發群眾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煥發基層社會持久活力。
干部隊伍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支撐?;鶎痈刹考仁钦叩膱绦姓?,也是群眾利益的代言人,其能力素質直接影響治理效能。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干部隊伍既要“充電賦能”提升本領,也要“墩苗歷練”增長才干。一方面要建立分層分類的教育培訓機制,將理論教育與實踐鍛煉相結合,讓基層一線成為干部成長的“練兵場”,在任務中磨礪擔當。另一方面要構建科學激勵機制,將群眾滿意度、矛盾化解率等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形成“實干導向”的治理文化,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隊伍。
(作者:方昕,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大橋頭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