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主義”原本強調的是企業決策要圍繞長期價值來展開,被視為一種為了長期目標而作決定的思想理念。它不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是在實踐中需要不斷調整努力方向以贏得未來的策略??偨Y歷史經驗可以發現,“長期主義”的理念精髓早已蘊含在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且具有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長期主義”的精髓在于“長期”,重在深謀遠慮、堅持不懈、百折不撓;既要有高遠的目光,又要腳踏實地;既要“苦干加實干”,更要“智慧加巧干”;堅持踐行系統觀念和全局思維。
【關鍵詞】“長期主義” 馬克思主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堅守“長期主義”的成功案例
2025年春節中國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火爆上映后,“長期主義”一詞開始頻繁出現在一些媒體上。這部影視作品的主創團隊在保留哪吒故事核心精神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改編,主創團隊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古典美學與現代審美完美融合,創造出既熟悉又新穎的視覺奇觀。這種創新不是簡單的拼貼,而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度理解和現代詮釋。影片中的哪吒形象,既保留了傳統神話中的叛逆精神,又注入了當代青年的價值追求,使其成為一個具有時代共鳴的文化符號,使這個源于古老神話題材的動畫片擁有了全新的視覺沖擊力和文化征服力,也無可爭議地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面對《哪吒2》的巨大成功,人們必然要思考這一成功背后的原因。追根溯源,人們紛紛把這部作品的成功歸功于導演餃子及其團隊所堅守的“長期主義”。正是長期堅持、潛心聚力的追求探索精神,推動《哪吒2》橫空出世、驚艷世界影壇,并使“長期主義”成為熱門詞。
如果說《哪吒2》橫空出世是堅守“長期主義”的一個成功案例,那么在歷史上“長期主義”還有更典型的成功案例。
馬克思的《資本論》最具代表性?!顿Y本論》共三卷,按翻譯成中文版本的字數來統計,總共有230多萬字。第一卷通過分析資本的生產過程,揭露剩余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通過分析資本生產過程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揭露剩余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通過分析資本生產、流通和分配的全過程,闡釋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徹底揭露資本家通過占有剩余價值來剝削工人的秘密?!顿Y本論》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圣經’。”習近平總書記的評價凸顯了《資本論》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重要影響。這部偉大不朽的巨著就是堅守“長期主義”的一個光輝產物。
《資本論》是馬克思傾其畢生精力才完成的著作。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日趨激烈和復雜,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越來越需要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從1843年起,馬克思開始系統收集研究政治經濟學的資料,直到1883年逝世,馬克思始終矢志不移地從事《資本論》創作。在《資本論》創作過程中,伴隨對各種錯誤思想的批判,馬克思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馬克思因為積極參與和領導工人運動,多次遭受驅逐,1849年馬克思來到英國,1850年6月,馬克思獲得了大英博物館的閱覽證,《資本論》就是在大英博物館完成的。馬克思潛心研究先前搜集到的所有相關資料,幾乎在座位前的水泥地板上留下清晰的腳蹬痕跡。馬克思的女婿保爾·拉法格曾回憶說:“工作變成了馬克思的一種癖好,他是如此地專心工作,以致廢寢忘食。他常常要被呼喚好幾遍才下樓到餐室去,而且幾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飯就又回到他的書房去了。”①據不完全統計,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的過程中,閱讀了2000多冊有關的經濟學著作,收集了4000多種報刊雜志,研究了大量的英國官方會議的有關文件和藍皮書。他寫的各種摘錄、手稿、提綱、札記等達100多本。每天從早到晚地工作,最終完成了這部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偉大著作。馬克思撰寫《資本論》所體現出的“長期主義”至今無與倫比。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中國古代史學與文學的一座豐碑,更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文明成果?!妒酚洝酚涊d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130篇,總計52.65萬余字?!妒酚洝敷w系完備,對此后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采用這種體裁撰寫?!妒酚洝繁涣袨?ldquo;二十四史”之首,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妒酚洝吠瑫r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盡管《史記》只有52.65萬余字,但司馬遷從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開始編寫《史記》,直到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征和二年)完成,足足經歷了13年。司馬遷是繼承父親遺志完成《史記》著述,如果算上其父司馬談所做前期準備工作5年,《史記》完成寫作所用總時間應為18年。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期間有兩年是司馬遷在受宮刑后于監獄中完成。出獄后直至公元前91年7月才最后完成《史記》撰寫。司馬遷撰寫《史記》的過程就是堅守“長期主義”的典型,并且頗具曲折復雜的傳奇色彩。
除《史記》外,《紅樓夢》的誕生也是堅守“長期主義”的又一范例。《紅樓夢》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創作水平的最高峰,也在全世界具有廣泛的文學影響力,獲得各國讀者的普遍贊譽。例如,1981年11月,《紅樓夢》法譯本被伽里瑪出版社列入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叢書《七星文庫》出版,在法國社會引發一股“紅樓熱”。盡管法文版《紅樓夢》定價十分昂貴,但仍吸引了許多讀者和購買者,迄今已經多次再版。曹雪芹家族大起大落艱難曲折的遭遇,在使曹雪芹本人感受到切膚之痛的同時,也激發其深邃的思考,為他創作《紅樓夢》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終使這部文學巨著成為傳奇。
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且深刻的“長期主義”思想
“長期主義”的理念精髓早已蘊含在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且具有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強調要從歷史的長過程來判斷現實的本質和未來長期的發展趨勢。它強調大歷史觀,將以往歷史長期發展的內在邏輯,作為判斷未來社會長期走向的規律性預測,也就是依據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作出合理的判斷,強調用長遠的、比較的思維來看待長期發展。同時,唯物史觀認為長期發展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都要為下一階段做準備;認為人類社會的最長遠的理想目標是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沒有階級的社會,而社會主義只有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才能消滅階級而走向共產主義。毛澤東同志深諳馬克思主義的“長期主義”的精髓。例如,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通過分析世界的反法西斯形勢、日本的實力優劣和中國弱勢地位及發展潛力,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而論證了中國必勝,但要打持久戰;而在持久戰中,也包括“持久中的速決”。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明確指出:“這個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階段,決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的社會,而是要建立以中國無產階級為首領的中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以完結其第一階段。然后,再使之發展到第二階段,以建立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毛澤東同志這段話告訴我們,新民主主義革命長達28年艱苦卓絕的長期奮斗,為的是過渡到更長期的社會主義社會。為此,要在新民主主義階段從政治、經濟、文化上扎扎實實為社會主義長遠目標做好準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蘊含著豐富的“長期主義”精髓?!墩撜Z·衛靈公》記載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蘊含著辯證哲理,那就是“遠”和“近”是辯證統一的,“長期”和“近期”也是辯證統一的;瞄準長遠目標,必須做好眼前事,才能實現長期目標。又如荀子在《勸學篇》中所言:“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清朝陳澹然在《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寫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里所說的“萬世”與“一時”就是“長期”和“短期”的一對關于時間對立統一的范疇;“全局”與“一域”則是一對關于空間對立統一的范疇。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時,十分注重把握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辯證關系,強調“既要狠抓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多辦打基礎、利長遠的事”,要求“對當務之急,要立說立行、緊抓快辦,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2019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同時任意大利總理孔特會談時指出:“擁有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明,這是我們兩個國家的共通之處。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用歷史的眼光展望未來,用發展的眼光審視當下,才能看得清大勢、看得準問題。我們做一切工作,都需要統籌兼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我們強調求實效、謀長遠,求的不僅是一時之效,更有意義的是求得長遠之效。
“長期主義”的精髓在于“長期”,重在深謀遠慮、堅持不懈、百折不撓
要想實現長期目標,既要有高遠的目光,又要腳踏實地;既要“苦干加實干”,更要“智慧加巧干”;堅持踐行系統觀念和全局思維。即是說,需要避免簡單化理解“長期主義”,要在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謀篇布局,求真務實、步步為營、辯證統一、持之以恒。
一是確立長期戰略思維時需要遵循對立統一辯證法、質量互變規律、事物發展的階段論等三項原則。二是制定發展目標時,既有長期的戰略目標,也有短期的戰術目標。三是謀劃發展布局時,既有整體的布局,又有局部的安排;既考慮到短期量變,更考慮到長期的質變;既考慮到縱向的時間維度,也考慮到橫向的空間維度。四是落實發展規劃時,既有理論的思考,也有實踐的行動。
總之,既有符合長期戰略目標和全局戰略目標的頂層設計,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頂層設計要求的短期可以實現的局部目標,以及實現短期目標的戰術原則和策略、方法和措施。只有把理論和實踐、長期和短期、全局和局部、急辦和緩辦、質變和量變等辯證地統一起來,我們才能做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所強調的“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也要努力去做”。一言以蔽之,只有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長期主義”的系統觀念和全局思維,我們在面對長期目標時,才能有章有法、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穩步實現。
(作者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釋】
①蘇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編、胡堯之等譯:《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3頁。
責編/謝帥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