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中,云南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以堅強黨建推進邊疆發展。
以嚴密的組織體系為保障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基層黨組織是“神經末梢”“毛細血管”,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云南深入實施戰斗堡壘工程、先鋒模范工程、陣地建設工程,把黨的組織建到村村寨寨,推動374個抵邊村黨的組織全面覆蓋,全面消除1995個抵邊村民小組黨員“空白”,把邊疆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凝聚人心的堅強堡壘、推動發展的堅固基石、維護穩定的鋼鐵長城。
以實現興邊富民為抓手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黨的建設成效好不好,關鍵看地方發展好不好。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最迫切的就是推動地區發展,通過組織謀劃、黨員帶頭、干部擔當,云南立足“邊”的實際,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特色種植養殖、邊貿加工、文化旅游等富民產業蓬勃發展,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均已創建一項主導產業,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均超過10萬元,邊境地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通過黨組織的積極作為,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執政基礎不斷鞏固。
以人民擁護和支持為根本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黨的理論、政策、主張也只有真正在人民群眾中進行貫徹,才能迸發出磅礴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邊疆治理各方面全過程,基礎在緊緊團結和依靠各族人民,將黨的創新理論與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優秀文化相結合,使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轉化為各族人民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要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固邊、穩邊、興邊相結合。云南深入推行用黨的政策教育群眾、用基層組織凝聚群眾、用愛國故事感召群眾、用身邊典型引導群眾、用民俗活動團結群眾的“民族團結五用工作法”,廣泛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黨日活動和“結對子”“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活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時創新基層治理手段,以村規民約、網格管理為抓手,促進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充分激發各族人民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的內生動力,正是緊緊依靠各族人民,云南現有8個邊境(州)市已全面創建成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同時,云南還肩負著維護祖國西南邊陲安全穩定重大政治責任。在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中,云南深化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黨委統領、政府推動、軍隊帶頭、警方助力、全民參與,持續深化“五級組織管邊防、五級書記抓邊防、五級段長守邊境、五位一體強打擊、五級排查化矛盾”的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在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過程中,黨員帶頭、村組干部示范搬遷,將村莊前移抵邊,成為維護我國邊疆領土安全的“第一線”。以扎實肯干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久而久之,為國守邊的理念成為各民族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完善黨的領導制度,縱向要到底,橫向要到邊。抓好邊疆黨建是“國之大者”、黨之大計,黨的建設堅強有力,邊疆發展就有保障。近年來,云南省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斷夯實思想根基、嚴密組織體系、鍛造一批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價值取向,深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堅強組織推動邊疆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邊防鞏固安寧。
(作者:冷模,《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編輯部主任;魯彩榮,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