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兩委”換屆工作不是簡單的“交班接力”,而是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壓力測試”。唯有把“嚴”的基調貫穿始終,才能真正讓村社選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換出好風氣,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共同富裕底盤注入強勁動能。
嚴肅換屆風氣,把紀律規矩講到心坎上。換屆風氣是政治生態的“晴雨表”,風不清則氣不正,氣不正則事難成。要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把“十嚴禁”“十不準”等納入紀律教育必修課,分層分類制作口袋書、圖解、微視頻,讓紀律要求從“紙面”落到“指尖”、走進“心尖”。要用好“以案說紀”利器,對近年來查處的拉票賄選、宗族干預等典型案例進行再剖析、再通報,讓“前車之鑒”成為“后事之師”。要創新載體、拓寬陣地,把紀律宣講搬到村禮堂、上到微信群,面對面聽訴求、點對點講政策,既解開群眾“思想疙瘩”,又打消干部“觀望心態”,真正使換屆紀律人人知曉、入腦入心。
嚴格程序規范,把制度籠子扎到關鍵處。換屆政策性、程序性強,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必須堅持一步不少、一步不亂,把“規定動作”做到位,把“自選動作”做扎實。要細化“流程圖”,對照省市換屆手冊,繪制“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對選民登記、資格聯審、投票選舉等關鍵節點實行“掛圖作戰”,確保法定程序不變通、必經步驟不減少。要擰緊“責任鏈”,壓實“縣級主導、鄉級主責、村級主體”三級責任制,組織部、社工部、民政局等職能部門分兵把口、同題共答,出現程序瑕疵倒查責任,絕不讓“下不為例”成為“慣例”。要做優“樣板間”,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優先選擇一批村情穩定、基礎較好的村社開展實戰練兵,同步梳理問題清單、制度清單,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包”,為面上鋪開提供“參考答案”。
嚴織防控網絡,把風險隱患消在萌芽時。換屆是各種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必須把“探頭”架到最前沿、把“防火墻”筑到第一線。要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由縣級領導帶隊,對轄區內所有村社進行“逐村畫像”,重點排查宗族宗教、工程項目、債權債務等風險點,分級分類建立“紅黃藍”風險臺賬,做到“一村一策一預案”,確保隱患不消除、預案不銷號。要織密立體監督網,既要讓各級紀檢監察、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監督,確保換屆開展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也要廣泛發動“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新鄉賢參與到監督過程中來,發揮好群眾監督的重要作用。對涉及換屆的信訪舉報,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日一研判、一周一通報”,對查實的問題從嚴從快處理,對誣告陷害的堅決澄清正名,確保換屆過程風平浪靜、結果水到渠成。(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委組織部 宋惠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