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浙江省永康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聚焦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發布一系列新政策。
托育服務不僅關系嬰幼兒健康成長與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更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永康市將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作為完善生育支持體系、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關鍵舉措,今年5月已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試點單位(全省共17個縣市)。
發布會介紹,當前永康市托育服務體系呈現規模初顯、模式多元、服務靈活三大特點,依托“浙有善育”體系,全市備案托育機構達141家,提供備案托位6581個,形成幼兒園托班、社會辦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托等多樣化供給格局,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種形式,精準滿足市民差異化需求。
圍繞“托得到、托得好、托得起”三大目標,永康市將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
擴大供給,確保群眾“托得到”是重中之重。永康市將強化幼兒園主力軍作用,全面推進“以幼兒園為主、社區為輔、社會辦托育機構為補充”的永康托育模式,新建幼兒園原則上必設托班,現有幼兒園通過場所整合、改擴建等方式積極挖潛增設托班,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原則上應開盡開;拓展社區托育新空間,新建居民小區、未來社區、“一老一小”場景等必須配套建設并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托育場所;推動醫育結合,依托市婦幼保健院加快建設托育綜合服務中心,促進兒童保健與托育服務深度融合,該中心預計年內建成并提供托位150個以上。綜合測算,今年將新增開展托育的幼兒園50余家,新增園丁社區、紫微社區2家社區托育機構。
在規范管理方面,永康市將明晰準入登記、健全監管體系、壓實各方責任,保障群眾“托得好”,確保全市普惠托育服務健康、規范、有序發展。
與此同時,永康市采取加大運營補貼、降低運營成本以及落實稅收優惠等一系列舉措強化支持,實現群眾“托得起”。綜合測算后,預計年均總共可為群眾減少托育費用200萬元以上。
發布會還回答了各級媒體提出的工作目標、收費標準和補助標準、資源配置、機構認定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下一步,永康市將持續加大托育工作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生育、支持托育、幼有善育”的良好氛圍,切實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助力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勞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