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正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全面壓實政治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盯緊守牢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科學調配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確保發生突發緊急情況后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廣大基層干部作為防汛救災主力軍,聞令而動,“汛”速出擊,迎難而上,打好“防汛”戰。
抓好汛前“主動權”。防汛工作關鍵在“防”,災害從來不是“假想敵”,防汛災害必須杜絕“沒想到”。在防汛救災中,廣大基層干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提前做好充分應對,奪取防汛救災的主動權,提前做好風險隱患排查,緊盯雨情水情的變化,及早預警是筑起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關鍵。對地質災害區域存在民房進水、安全隱患住房的群眾要及時勸導撤離并妥善安置,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在轉移群眾時不是“一轉了之”“一安大吉”,而是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耐心傾聽群眾訴求,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里。開展實地排查時要保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多一份細心,仔細查看房屋是否安全,若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消除,用實際行動加固防風“安全堤”。
撐起汛時“安全傘”。“老人家,馬上要下大雨了,屋可能會被淹,我們來接你去安全地,走不動我們背你上去。”“別擔心別擔心,我們來了,快跟我走。”在滂沱大雨中始終不缺逆水而行的堅強身影,在無數危險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主動出擊,為群眾遮風擋雨。廣大基層干部要在防汛救災中擔當作為,發揚不懼艱險、頑強拼搏、敢于勝利的作風,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在防汛一線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切實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爭當困難降臨時最堅韌的“頂梁柱”,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
寫好汛后“恢復稿”。汛期過后,做好搶險救災的“后半篇文章”是重中之重。對此,廣大基層干部要恪盡職守,細致做好受災群眾的救助幫扶,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因需施策。堅持實事求是原則,針對田間災害、農業生產等進行全方位摸排和核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采取有力措施搶修受損道路、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帶領群眾、志愿者開展鏟淤泥、掃街道、清運垃圾等災后重建工作,干部以身示范,群眾積極參與,大家守望相助、并肩作戰,堅決打通災后重建、復工復產的“最后一公里”。(潘曉陽)
